北京
老北京的胡同,抹不去的時光記憶
在歷史上和現實中,胡同都是城市普通市民生息的場所,胡同與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存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相比于代表皇家文化的紫禁城、天壇、頤和園,胡同可以說是北京平民文化的代表。
北京有七千余條胡同,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胡同的名稱五花八門,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場、商品命名,如金魚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如悶葫蘆罐胡同等。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縱橫交錯,織成了薈萃萬千的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處是無數溫暖的家,這就是北京人對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因此,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胡同文化”,此話實不為過。胡同作為北京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恒的魅力。北京的胡同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記載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更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而我們,則迫切地需要一種共識來維護這個城市的記憶與遺存。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北京東城區的一條很古老的街道,南鑼鼓巷街道不寬,仍保持著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規劃。其南口在地安門東大街,北口在鼓樓大街。它始建于元朝,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各有8條對稱的胡同,整齊地排列在兩側,從外形看猶如一條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點保護的四合院街道。
近年來南鑼鼓巷成為了北京最熱鬧的胡同區,也是最時尚的胡同區,沒事時來這里逛逛小店,吃碗奶酪,再找家小店坐坐或者尋個特色小餐館大吃一頓,真不是一般的愜意。
帽兒胡同
帽兒胡同沒有平常老街舊巷的落寞。它兩端與繁華熱鬧的大街相接,內里不時有各色轎車穿梭,濃密的林陰道下,時尚的跑車與古老的三輪車交錯行駛在紅門灰墻間,叫囂著它的狂野和表達著它的寬容。
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的形成和發展與鼓樓和什剎海的地理位置及社會經濟有密切的關系。煙袋斜街在后海的北側,街的東口北側就是鼓樓,據說這條胡同是北京最著名、最古老的斜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跡。
鴉兒胡同
東南起小石碑胡同,與煙袋斜街相連;西北至甘露胡同。元代稱沿兒胡同,為后海北沿。鴉兒胡同東頭是北京城內最著名的一座石橋——銀錠橋,整條鴉兒胡同沿著什剎海的北岸蜿蜒向西,與后海北沿平行,一直延伸到后海西沿的甘露胡同,胡同全長820米是北京城中比較長的胡同之一。
大小金絲胡同
這里在舊時統稱為金絲套地區,這個地區原是風光秀美的小島,島的四周便是前海、后海、月牙河。只是后來因為西側月牙河被覆蓋,建成今天的柳蔭節和前海西街,這里就成了“半島”,這個“半島”中有18條曲折的胡同蜿蜒其中。這些胡同是什剎海景區中保存最好的老街巷。
南官房胡同
在后海南側,前海西側;胡同不寬不窄,恰到好處,整體感覺很棒,尤其是南首路口處,很有老街巷的味道。南官房胡同39號是首戶獲得“奧運人家”的民宅,以青花瓷盤標志的家庭。
北京胡同之最
最窄的胡同——大柵欄錢市胡同。位于珠寶市街西側,臨近大柵欄,胡同全長55米,平均寬僅0.7米,最窄處僅0.4米,兩個人通過此胡同需要面對面側身通過。
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
位于北京市西單地區一條東西向的胡同,東起府右街,西至著名的商業街西單 北大街,中與棗林大院、西黃城根南街、東斜街、新建胡同、背陰胡同相交,因先后擴充現最寬處已達到32.18米。
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
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坐落于琉璃廠東街東口東南,桐梓胡同東口至櫻桃胡同北口。一條胡同、一尺大街、十來米長、只有6家門臉、店鋪,是北京胡同的縮影。
拐彎最多的胡同——九灣胡同。
位于宣武區東部,東口與鋪陳市胡同相連,西口從校尉營胡同通出,全長約390米,彎曲之處不下于13處,堪稱北京城彎道最多的胡同。
最古老的胡同——磚塔胡同。
位于西四牌樓附近,被譽為“北京胡同之根”。胡同之稱始于元大都,當時出 現過29條胡同,但只有一條胡同有文字記載,這條胡同,就是磚塔胡同。
胡同已經不僅僅是這座城市的脈絡,交通往來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是京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來北京,就要來胡同走上一遍。